在每一年的高考來臨以前,高考的學生會把咨詢室擠得滿滿的,他們來咨詢室的目的就是為了緩解高考的壓力。面臨著形形色色的考試,尤其是高考這樣終身大事的時候,有些學生變得情緒暴躁,夜不能寐,嚴重的可能出現病況。
情緒的焦慮其實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是面對即將來臨的事情不敢面對而感到壓力和緊張。雖然焦慮情緒中也有恐懼的成分,但是它不同于恐懼本身??謶质且环N更有明確目標的情緒,比如你害怕蛇,害怕老虎,你的恐懼都是指向具體事物的,那么如果你要想對這樣的情緒做點什么是更容易的,比如你看到老虎你可以逃跑。但是焦慮不同,它沒有目標和指向,當一個人焦慮時,總是惴惴不安,莫名的緊張,但卻無所適從。通常焦慮和自我實現是成倒u型的關系,適當的焦慮會刺激一個人去努力,提高他的學習效率,所以有利于一個人目標的實現。但如果焦慮過渡,超出了一個人的承受范圍,就會使人陷入一種莫名的恐慌里,無法按照正常的計劃去進行,效率變低,以至于阻礙了目標的實現。所以焦慮既有建設性的用途,亦有破性的作用,因此提高一個人耐受焦慮的能力變得要起來。
實際上,一個人的自我實現和他忍受焦慮的能力成正相關。如果一個人可以正面對待他的焦慮而非逃避它,那么他掌控焦慮的能力就越強。
健康的個體是自由的,他們在很多的可行的應對方法之間自由穿梭,不是僵化的只使用某一種功能失調的方法,來應對事件帶來的壓力和焦慮。例如考試焦慮的學生來說,如果他面臨焦慮的時候,選擇去運動,或者找人去傾訴的話,又或者尋找專業的心理疏導的話,在壓力來臨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自由選擇。很多的時候為什么我們會覺得失控呢?那是因為太多的時候,我們沒有覺察,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焦慮。有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一些外顯的行為觀察到,比如當我們發現自己肚子不餓,但還是忍不住要狂吃東西的時候;當腿腳不停的動來動去,表現出運動性不安的時候;或者,還有一些時候我們能夠覺察到緊張,身體僵硬,甚至出現了軀體疾病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自己好像不太對勁了。這些現象說明我們可能已經處于自己無法覺察也無法處理的深深的焦慮中了。無論是吃,還是身體生病,還是多動行為,都說明我們在用一些方法讓自己遠離這些焦慮,逃開壓力和焦灼以及它帶給我們的痛苦。所以你會發現焦慮雖然因為逃入吃或者身體疾病或者焦慮的行為而暫時的消失,但是當你停止吃或者身體處于身體處于康復階段的時候莫名的焦慮會再次襲來,而且勢頭與之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之。
在面對焦慮的時候不要害怕危險和失敗,失敗的本身就代表著一種因應焦慮的成功之道。當我們勇敢的面對焦慮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可以擴容,那么我們的心量就會不斷在變大,自我實現變得更加可能。那些富有創造力的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可以忍受焦慮的人,所以讓我們一起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焦慮,依然前進。